close

情緒與念頭之間的聯繫——選自《覺醒之後》
作者:阿迪亞香提
情緒混亂告訴我們,我們有一個無意識的虛假信念。我們的頭腦裝了某樣東西—以至於讓我們陷入了混亂中。
情緒體是一種進入我們需要了解的每一件事情的絕妙方法。它是進入任何幻覺、任何讓我們產生分裂感的事情的切入點。如果我們的情緒不穩定,如果我們很容易失去情緒平衡,那麼我們需要開始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情緒生活了~在一個更為根本的層面上處理我們的情緒體,探詢恐懼的本質、憤怒的本質。當我們感覺到情緒緊縮時,那個情緒緊縮的原因是什麼?


我們大部分的負面情緒,都可以被追溯至憤怒、恐懼與判斷。一旦我們相信自己的想法,就會產生這三種情緒。我們的情緒生活揭示了我們無意識的理性生活。我們會對那些我們甚至一無所知的想法產生情緒上的反應。如果想要釋放它,就得找出那個情緒背後的世界觀。如果那個情緒能說話的話,它會說什麼?它包含哪些信念模式?它正在判斷什麼?


我真正在問的是,這個人是如何被拖入分裂的情緒狀態中的?正如我已經說過的那樣,任何時候,只要我們從分裂狀態出發來看待事情,就必定會體驗到負面情緒。我們的情緒生活是清晰而可靠的指示器,指出我們什麼時候又從分裂狀態出發看待事情了。一旦一個人感覺到情緒衝突,他就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:“我是怎樣進入分裂狀態的?此時此刻,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分裂、孤立或防衛的感覺?我在相信什麼?我作了哪些假設,這些假設被反映在身體上,顯現為情緒?”
這樣,情緒與想法就被聯繫起來了;它們是同一個東西的兩種表現形式。有時人會認為情緒背後沒有想法,遇到這種情況時,我會建議他們與那個情緒同在,深入地冥想。如果那個情緒能說話的話,它會說什麼?


一旦人們能夠找出正在製造他們情緒的種種想法,就能開始探詢那個想法到底是什麼,它是不是真的。因為當然,任何一個導致分裂的想法都不是真實的。
這一點非常令人震驚。我們所有人全都在這樣一個世界中長大:在這個世界中,某些負面情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。受害者的感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我們說,“某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,某某人對我做了什麼,因此我是一個受害者。”我們可以圍繞著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成為受害者這個信念,建立一整個理智與情緒生活。但是當我們審視這一點時,我們看到這只是一個讓我們陷入分裂狀態的方法。實相不會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待事情。它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。我們或許會想,“某某人不應該對我說那樣的話,”但是事實是他們說了。一旦頭腦說某件事情不應該發生,我們就會經驗到內在的分裂。它是即刻的。


我們為什麼會經驗到分裂?因為我們在與實相爭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nt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